
为进一步加强校友之间交流与合作,为在校学生提供宝贵学习与成长经验,共同推动母校和校友发展,4月13日,我校举办首届全球校友职业发展高峰论坛。论坛以“共育-才枢”为目标,以“无界·共创·致远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海内外金融、建筑、教育、文化等领域的杰出校友代表共聚母校,围绕职业规划、创新创业、行业趋势等展开深度对话。学校领导冯正垚、王金叶、韩乔、郑方兵、马纪涛出席论坛,与校友代表共谋协同发展新篇章。
论坛中,学校校长、校友总会会长王金叶首先对此次活动致辞。王校长对专程从海内外返校参加论坛的校友表示欢迎,同时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母校发展的全球校友致以衷心感谢。他系统回顾了校友总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、建设以及成果,并对全体校友们通过“牵手计划”校友导师机制为在校生提供成长支持表示感谢。王校长表示,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,此次举办首届全球校友职业发展高峰论坛,标志着学校校友工作迈入“全球化协同、全链条赋能”的新阶段并就后续发展提出三点展望:一是要共建校友发展共同体,打破地域与行业界限,让校友网络成为母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动力源;二是打造创新生态圈,期待校友企业与母校携手让创新火花在产教融合中持续迸发;三是传承母校精神链,呼吁广大校友担任 “职业引路人”,将自身人生阅历与行业经验转化为学弟学妹成长的 “铺路石”,让校训精神在代际传承中历久弥新。
学校校长、校友总会会长王金叶致辞
在经验分享环节,两位杰出校友代表结合自身经历,为在校学子带来了满满职场“干货”。来自2017级商学院、跨界创业者韦湘橡校友,以《在机遇没来临前,先努力提升自己》为题,分享其在校创业、转型直播助农及开拓多元业务的经历,强调在机遇面前要勇于尝试、持续学习与调整,正视挫折并善于反思,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。来自2012级艺术与传媒学院、筑木文化创意主理人石荣敏校友则以《从校园到创业,我的成长之路》为题,分享微留学经历及其不忘初心、传承文化的心路历程与经验启示,生动诠释了匠心精神如何赋能文旅产业。
2017级商学院、跨界创业者韦湘橡校友作经验分享
2012级艺术与传媒学院、筑木文化创意主理人石荣敏校友作经验分享
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以“主题研讨”形式展开,8位校友分两组探讨职业发展核心议题。第一组校友聚焦“从校园到职场:职业规划的重要性”展开研讨。农立权(银行从业者)、邱月窈(西部计划志愿者)、庞程文(建筑工程检测负责人)、罗燕婷(教师)等校友结合职场转型经历,提出了“明确目标、持续学习、拥抱变化”的成长建议。第二组校友则围绕“创业vs职场:如何选择人生赛道”展开讨论与分享。程小虎(体育产业创业者)、邓玮妮(科技与知识产权公司管理者)、石荣敏、韦湘橡等校友展开跨界交流,探讨创业风险、职场积累与时代机遇的平衡之道,他们的经历与启示引发全场共鸣。
第一组以“从校园到职场:职业规划的重要性”为主题进行研讨
第二组围绕“创业vs职场:如何选择人生赛道”展开讨论
本次论坛还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,在校生们围绕“缺乏社会履历如何科学锚定职业方向”“西部计划岗位的选拔要求与基层成长空间”等关切话题踊跃提问,校友嘉宾们结合自身经历和当前行业趋势一一做了解答。互动提问环节
论坛当天,在2025年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·中国—东盟大学生民俗文化月启动仪式上,学校举行校友助学导师聘任仪式,对优秀校友进行聘任并颁发礼品。后续学校将进一步发挥校友优势,拓宽学生教育渠道,并以此为契机,与广大校友凝心聚力、携手并进,为学校学生职业发展赋能,强化多方共赢生态闭环形成,共同书写“1+1>2”的协同发展新答卷。
聘任仪式现场
学校校长、校友总会会长王金叶为校友们赠礼
本次论坛是我校搭建全球校友资源互通平台的重要举措之一,通过经验共享与思想碰撞,为在校生提供了直面行业前沿的成长指南与现实经历。将来,学校将持续深化“校友-母校”发展共同体建设,进一步加强校友服务,强化“牵手计划”校友导师机制发展,创新工作模式,提升校友工作质量,促进校友与学校的紧密融合,助力校友与学校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。
合影留念
一审校:郑悦
二审校:贾国龙
三审校:李枚晏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招生就业
VR实景
IPv6
南宁校区:广西南宁市广西-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大道16号
桂林校区: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山街317号
党政办公室:0771-6031550(南宁)0773-8998055(桂林) 招生就业处:0771-6031555(南宁) 0773-8998009(桂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