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用好红色资源,赓续红色血脉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创新资助育人模式,南宁理工学院于2025年7月4日至6日组织桂林和南宁两校区近80名受奖助学生代表,深入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、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及崇左市开展了“行红色足迹,筑青春梦想”资助研学活动。通过沉浸式实践教学,学子们踏寻革命足迹,体味民族文化,感悟红色精神,上了一堂生动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
侗乡寻迹,聆听历史回声
研学首站聚焦三江厚重的民族文化与红色基因。在三江风雨桥与鼓楼的雕梁画栋间,学子们领悟了“没有一颗铁钉却屹立百年”的建筑智慧,更从榫卯结构中读懂了“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”的深刻内涵。步入程阳八寨红色教育基地,同学们在导游的讲解下不仅了解了多彩的侗族文化,还聆听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党史故事,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学子们肃然起敬。踏上林溪镇科马界红军路,步履坚定地追随着革命先辈们的脚步,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,让长征精神在年轻的心中激荡出深沉回响。
图1.三江鼓楼前合影
图2.参观三江宜阳风雨桥
图3.参观三江侗画博物馆
图4.科马界合影
瑶寨溯源,感悟政策伟力
行程延伸至龙胜白面瑶寨。红军岩前,师生们聆听红军纪律严明、尊重瑶胞的往事,深刻认识到党的民族政策在此地首次成功实践的深远意义。瑶寨博物馆内丰富的史料与器物,生动展现了红军长征过境龙胜的壮阔历史与红瑶独特文化。沉浸式的团建活动将研学推向高潮,73岁高龄的瑶族阿婆带领学子们共唱红歌,激昂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,诉说着不变的信仰;亲手编织草鞋的体验,让学子们以指尖感触长征路上的艰辛与坚韧,体味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的豪迈气概。
图5.红军岩前合影
图6.瑶族阿婆与师生共唱红歌
图7.体验编织红军草鞋
龙州追忆:重温起义峥嵘岁月
在龙州起义纪念馆内,同学们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生动的讲解,重温了邓小平同志领导龙州起义、创建红八军的峥嵘岁月,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。随后,学员们参观了红八军军部旧址,深入了解左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。在龙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前,全体师生举行了庄重的瞻仰仪式,敬献鲜花,以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。
图8.龙州起义纪念馆前合影
古道重走:体验红军长征艰辛
在红军古道景区甫茶屯,同学们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红色运动会”。通过“淮海独轮车”、“抗战担架队”等团队竞技项目,在协作中磨炼意志,感悟革命年代的艰辛与团结精神。随后,学员们重走红军路,从甫茶屯徒步至水陇会议遗址,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。走进天琴壮寨,同学们学习非遗壮锦技艺,聆听壮族文化故事,并在织娘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壮锦香包,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工匠精神。
图10.莆茶屯禁毒教育基地前合影
图11.开展红色运动会
图12.体验壮锦香包制作
边关寻访:感悟边疆军民爱国情
研学最后一天,学员们来到凭祥市友谊关,这里是中法战争和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。在广西全边对汛署南关分署旧址,学员们学习了“洋人治关”的历史背景和镇南关“一镇锁三关”的战略地位。登上关楼,大家聆听了邓小平同志领导左江革命根据地对法斗争的光辉事迹。在关前广场和镇南关大捷遗址公园,学员们深刻感悟了边疆军民奋勇抵抗、捍卫国土的爱国精神,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。
图13.友谊关前合影
筑梦启航,青春心向党
此次红色研学之旅,是南宁理工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。通过实地探访革命遗址、体验民族文化、参与沉浸式团建,受助学子们不仅拓展了视野,更在红色沃土中筑牢信仰根基,在民族交融中厚植家国情怀。研学学生纷纷表示“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,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将牢记历史,勇担使命,以所学回报社会。”
南宁理工学院始终致力于构建“解困-育人-成才-回馈”的资助育人体系。此次资助研学活动,正是将经济帮扶与思想引领、精神激励深度融合,引导受助学子传承红色基因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,以奋斗之姿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华章。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招生处
VR实景
IPv6
南宁校区:广西南宁市广西-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大道16号
桂林校区: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山街317号
党政办公室:0771-6031550(南宁)0773-8998055(桂林) 招生处:0771-6031555(南宁) 0773-8998009(桂林)